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劉帥 濟南報道
“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輪廓/我閉眼是大明湖和護城河/趵突泉在我耳畔噴涌著/可我卻不清楚/濟南/到底是啥樣的……”一首民謠,唱出了濟南的溫柔與浪漫。
這座城市有曲水流觴、百泉噴涌,有六里山南路的把子肉、不加糖的甜沫和油旋的味道,也有霓虹閃亮的煙火氣和文化網紅IP。
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濟南,她可以是都市霓虹的青春迷茫,也可以是古街舊巷的悠悠時光。
這里,有文藝范兒的煙火氣
夜幕低垂,霓虹閃亮的煙火氣剛剛登場。
市井里皆是溫柔,弄堂中藏匿浪漫。在“家家泉水,戶戶垂柳”的曲水亭街,夜色帶來安逸的感覺。在這里,或約上三五好友靜坐,看暖黃燈光灑落河畔,聊聊生活瑣碎小事;或隨意走進一家充滿藝術氣息的咖啡廳,感受古老弄堂里獨有的濟南浪漫;或走過石橋,沿著老街一路慢行,聽微風拂過垂柳,看燈光灑在湖面……在這里,歡暢樂游、品嘗美食、欣賞文化,感受著生活里觸手可及的人間煙火氣。
從奧體天街到老城區再到印象濟南,在城市的東西之間,一場場精美的市集開場。琳瑯美物與璀璨光影交織,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交融,為人們帶來城市文化新體驗。古老而悠久的市集文化也被賦予了新生命,讓人們感受著這座城市更有力的生活脈動。
華燈初上,濟南寬厚里璀璨的燈光和閃爍的燈光,耀眼的招牌,讓人忍不住陶醉,有不少市民來此遛彎,也有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品嘗小吃;環聯夜市里的人群熙來攘去,充滿了食物的香氣和人潮涌動的喧鬧聲……
千年濟南城,萬家燈火升。這濟南煙火,淳樸,又繁華。
這里,有文藝范兒的書香氣
既熱愛煙火氣,也憧憬文藝范兒的濟南人,自然少不了書香相伴。
近年來,阡陌書店、冷湖書園、想書坊和言幾又等多家網紅書店在濟南相繼開業,他們緊貼著最傳統的功能,又承載了濟南人對文藝生活的想象。
位于華龍路579號的舊貨市場,已經改造升級成為涵蓋了室內設計、復古、運動、自然、音樂、傳統六大主題區的新晉藝術潮流文化打卡地“579百工集”。這里,有一家由廠房改造的書店“阡陌書店”,從推開門的那一刻,便會迎上巴洛克風格的屏風,耀眼而明亮,在溫暖的午后,陽光打散照進店里,營造出獨特的風格和韻味。舊式火車站的候車室設計、復古的色調、開闊的視野、擺放整齊的書籍、還原度超高的民國街邊木椅、老式唱片機、陳舊家具、老式臺燈、牛皮沙發,處處透露著復古氣息的擺飾,隨手一拍,復古又出片。
由108個主持人、作家、媒體人共同發起的“想書坊”,是一家書店,也是一個網紅店,它在深耕內容的同時,還成為了城市里的熱門打卡地。想書坊采用的玻璃墻體的樓梯,有一種透視感,搭配上從地面一直延伸至房頂的書架,讓人在走過臺階的過程中也可以取到自己想讀的書,既美觀又實用。作為“山東首個由作家牽頭、文化精英共同參與”的書店項目,想書坊已經成功打造成為了融合圖書、文創、餐飲、脫口秀、展覽在內的文化體驗空間與沉浸式藝文展演空間。
……
在城市化進程中,濟南經歷過潮起潮落,從曾經的文藝高地,到城市高速發展后的現代與科技,再到如今年輕活躍的文化創意層出不窮。無數人群來來往往,濟南卻始終保留著一抹市井生活氣息和文藝底色。
這里,有一段令人心馳神往的文藝史
幾千年來,濟南的故事就與文化藝術息息相關,有著“海右此亭古,濟南名士多”的美譽。城市的文藝脈絡猶如一張名片,是城市獨一無二的專屬印記。一座城市的偉大,不在高樓林立,而在于有文化、有精神、有品質。
無數文人墨客留戀這方山水,繁衍百樣文章。辛棄疾、李清照在這里出生,曾鞏、蘇轍在這里做官,李白、杜甫在這里歌賦,康熙、乾隆在這里巡游,還有老舍、徐志摩、林徽因、胡適、周作人、沈從文、郁達夫、張恨水、季羨林、泰戈爾等數不清的名人雅士在這里駐足、贊美、吟誦……濟南的美好,綿延千年,歷久彌香。
素來有曲山藝海之美譽的濟南,說唱藝術發軔甚早,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,更是自北宋起已為詞曲圣地,被曲藝藝人們譽為“火穴福地”、“最養人的地方”。清末開埠后,更是大師云集、群英薈萃,曲藝在濟南繁榮一時。如今,在位于濟南市市中區民康里商業步行街26號的濟南曲山藝海博物館的門口和天井處,放置著傳統曲藝藝人和觀眾的銅像。山東琴書、山東快書、中國曲藝的“三大碼頭”……在這些銅像的背后,是這棟坐落在現代化的萬達廣場旁邊,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古建筑,是濟南試圖恢復“曲山藝?!陛x煌的嘗試。
這個春天,來濟南吧,走過歷史悠久的老街區,拂過清澈的泉水,來感受它的人間煙火氣。